18号网

中专和技校为啥没有40年前吃香了?

来源:编辑阿玲 时间:2022-06-25 15:10 阅读

现在很多人一听是技校生,大多数人都一脸的鄙夷不屑,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人才上技校和中专,但凡能考上高中,都不会选择技校这条路。再看看周围,也的确如大家所想,都想考一个大学,没有人愿意考技校,只有成绩差的孩子,家长勉为其难,认为孩子年纪小,现在出去工作不合适,于是只能为孩子找一个技校上上,混几年日子,等长大了就找个普通的工作,上班了。

中专和技校为啥没有40年前吃香了?

本科毕业还不好找工作,一技校生还有什么挑选的余地吗?很多大学毕业生因为高不成低不就毕业后就是失业,但大多数技校生却能脚踏实地找一份工作。大学毕业生衣着光鲜,朝九晚五,进入CBD,每个月拿着三五千块钱,可是技校生呢?一个月却能挣到七八千块钱,更多的上万。但这依旧改变不了技校生被人看不起的状态。话说40年前,技校生和中专生都是包分配的,一旦进入学校就等于有了工作,所以那时,尤其是在农村,有门路、成绩好的人都进入了中专和技校。曾几何时,中专和技校渐渐没落,成了教育的鸡肋。现在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随着中专和技校有的放矢的转型,相信随着人们认知的改变和企业的需要,技校生因为有一技之长,有专业技能,会在很多行业成为佼佼者。

随着高考成绩和各省分数线的出炉,又到了一年一度填报志愿的时刻,众多的考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建议下开始选择自己心仪的院校。高考志愿填报,选的不仅是院校,还有专业。选一个好就业的专业必然错不了,但时代的变化往往能打乱许多人的规划,它甚至能够影响一个行业、一种院校的兴衰,比如中专。

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按照教育阶段可以划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分别以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为主要代表。初中生毕业之后,就可以选择进入高中、职业高中还是中等职业学校。现如今,即便是高等职业学校也不怎么受待见,但凡是能够读本科是绝不会读高职高专,更何况低一级的中专。虽然中专并不在高考志愿填报的目标之中,但曾几何时,中专却是风光无限,能进中专的绝不去读高中。

例如在《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中,列举了若干标点符号的用法,其中对于冒号的举例是: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可以看出,在那个年代上中专的和上北大的,在大众看来都是前途无量的选择。毕竟作为工具书的存在,字典所记载的只不过是当时真实存在的现实。如果追根溯源,我们还可以在1990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中找到原句: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为何在那个年代,读中专的“李萍”可以和上北大的“张华”相提并论?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建国初期我国的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完善说起。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时代背景下,显然无力在短时间内满足全国人民接受教育的需求,提供高等教育的能力尤为不足。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又急需各类技术人才,于是便学习苏联的经验引进了中专教育。相比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模式,中专教育的优势在于速成,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规模的专业技术人才。在那个国家分配工作的时代,中专毕业生无语考虑就业问题,只要能够学成就能成为人上人。

1952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整顿和发展中等技术教育的指示》就明文指出:“(中专教育要)为满足目前国家对技术干部的迫切需要,及时完成为国家培养大批技术干部的任务。”由此可见,中专教育建立之初,对国家和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能力的不断增强,大批量的中专生也不得不面临“货多不值钱”的市场铁律。1984年时,已经有25%的中专生毕业后成为了普通工人,以至于有许多人认为中专生被“大材小用”了。

曾有学者根据1990年和2000年的两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了两个时期中专生这一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分别为57.53分和49.44分。而同一时期的高中生为35.71分和37.05分,无论怎么看,中专生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都高于高中生。哪怕是大学生及以上,这两个数据也分别是63.73分和59.9分,1990年的中专生甚至都没有比大学生逊色多少!

要知道,中专只不过是初等教育,而高中和大学则分别代表着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那个经济欠发达的年代,中专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是全家人未来的希望。而中专生毕业了不仅“有钱途”还“有前途”,所以成了那个时代最炙手可热的选择。相比于现在的成绩好的上高中、成绩差的上中专,那个年代完全相反,成绩好的根本不考虑读高中。

那个年代考不上中专才去读重点高中的人比比皆是,毕竟就算是进入了重点大学,毕业后也不如进体制内的中专生吃香。然而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中专的地位开始急剧下滑,之后一步步沦落到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站在了“鄙视链”的下游。

最后再顺带提一下字典例句里的“我”,一个百货公司的售货员,凭什么可以和北大毕业生、中专生一样拥有光明的前途。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许多商品都凭票供应,百货公司就站在供需链的垄断地位。作为百货公司的售货员,“我”自然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羡慕的对象,拥有光明的前途也无可厚非。当年《合肥晚报》曾有这样一则报道,说北京一家小店用“绝不打骂顾客”来宣传自己。仅凭这一句宣传标语,我们就不难窥探出那个年代售货员的地位。

无论是“李萍”这个中专生,还是“我”这个售货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都不再是“人上人”,只有北京大学的“张华”才是这个时代的天之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