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网

专家预测下半年全球物价走势 通胀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来源:18号鸭子 时间:2024-04-10 23:07 阅读

自全球疫情爆发后,各大经济体加速印钞,使得全球通胀不断上涨。到今年时,又爆发了俄乌地缘政治冲突,再次将通胀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最近几个月,欧美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不断突破新高,而就在近日美国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的CPI涨幅更是高达9.1%,再次创下近40年以来的新高。

而当前国际能源、粮食、金融等各个领域依旧通胀高企,于是很多人开始担心全球通胀持续过久,会不会传导至我国?

当前来看,我国的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上半年,我国CPI平均上涨1.7%,远低于欧美地区国家,而众所周知,我们今年的CPI预期目标是3%。近日,国家发改委也明确表态,虽然当前全球市场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但是3%的CPI目标是有信心可以实现的。

那么在这个既定目标下,下半年国内粮价、猪价将如何变化呢?

关键的核心是,“稳定”是大前提。

自全球疫情爆发以来,国际粮价迅速走高,同时叠加俄乌冲突,更加推升粮价不断创下新高。虽然当前在通胀见顶,需求放缓的预期下,国际粮价有所回落,部分品种已跌回至俄乌冲突之前的水平,但是同比往年仍然处于高位。而且后续来看,疫情还在持续,极端天气频频突发,以及地缘冲突仍充满许多未知,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粮食市场供需依然偏紧运行。

但是我国的粮食市场相对独立,长期以来我们的粮食一直自给自足,尤其是口粮的自给率达到95%以上,只有大豆对外依赖度较高。所以总体来看,国内粮食市场受国际粮价的影响相对有限。

1、国家非常重视粮食生产。

截至去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八连增”,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即便在疫情期间,我国粮食产量也依然保持高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0公斤以上,超过世界人均粮食占有标准400公斤。

今年同样在这个大前提下,我国对粮食从生产播种到收获存储等各个环节都严加把控,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并且今年小麦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均好于常年。

2、国内粮食市场总体供需平稳。

首先从三大主粮来看,稻米一直稳如泰山,而小麦今年丰产丰收,在退出饲用以后,需求相对稳定。而玉米虽然今年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根据官方预计,经过套种以及全面管理,玉米产量并不会下降,再加上虽然今年进口玉米价格与国内玉米倒挂,但是去年玉米进口数量激增,也意味着玉米库存十分充足,具备较强调控能力。

而对于大豆今年我国全面扩种大豆,为的就是减少对外依赖。今年大豆产量大概率会回升。

3、粮食储备充足,调控能力强。

连续多年丰产,为我国的粮食储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经过近两年的疫情期间的市场动荡,对于粮食市场的波动已具备经验,因此后续调控也更加得心应手。

那么从这个大趋势来分析,后续无论是玉米还是小麦,其价格大涨的几率变小,原因一方面是粮食是生存的基础,同时也是诸多工业生产的原材料,一旦原材料成本上涨,会进一步向下传导进而推动其他商品价格上行,不利于物价稳定。

另一方面,经过一年多的波动,市场已对天气、疫情等突发事件有了一定的消化能力,因此再出现大幅波动的几率降低。

但鉴于化肥农资价格上涨,拉高种植成本,粮价大跌的几率也很小,大概率将呈现震荡走势。具体到小麦及玉米当前基本处于底部,后续有望回涨,但注意回涨空间有限。

再来看猪价。

对于猪价政策层面很明确,即稳定最重要。例如当前猪价上涨过快,政策层面释放多重讯号稳定猪市,先是约谈各猪企,然后视情况而定适时投放储备肉,以及近日针对之前广西、福建等地传出的拆除猪场事件开始着手调查。可以看出,这一系列的措施都只为一个目的——稳定猪价。

所以下半年猪市可以有两个预期:

一个是猪市回暖是大概率事件。

无论从猪周期阶段还是政策层面,猪市回暖是大趋势,毕竟之前猪价深跌,养殖户持续亏损,使产能得到了有效去化,再持续下去的话并不利于猪市稳定。

二是猪价回暖更加温和。

从政策层面多次表态可以看出,对于下半年的猪价走势是有着明确的调控区间的,这与之前市场预期的猪价大反弹有所出入。猪价及猪肉价格牵涉方方面面,价格调控也将成为下半年的重点。因此,下半年猪价涨势不变,但趋势会变得更加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