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网

熊孩子医院内踩着座椅打闹没人管 对于儿童在公共场合的不文明行为要教育引导!

来源:18号周五 时间:2021-11-29 14:42 阅读

说起熊孩子,很多人都是满满的“槽点”,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熊孩子们顶着一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抱着“我是小孩子”的免死金牌,肆无忌惮的跨越人们常规的界限,让大家对他们是又气又恨,不知道怎么办好?

有的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不管不问,遇到有人出面阻止,竟还理直气壮的说“小孩子不懂事”,甚至认为这是“解放孩子的天性”。

近日,湖北襄阳,一段熊孩子在医院内踩座椅嬉戏打闹被一男子当场教育的视频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

熊孩子医院内踩着座椅打闹没人管

视频中,一群熊孩子在医院座椅上上蹿下跳,甚至穿着鞋在座椅上乱踩。据单先生讲述,熊孩子在座椅上打闹的地方是医院接种留观区,很多人打完疫苗后,医生都会建议在留观区留观休息30分钟方可离开。

当时单先生是带着自己的孩子打疫苗,留观时看到几个熊孩子踩在医院座椅上上蹿下跳,持续十多分钟之久,他们的家长也不管不问。最后单先生忍无可忍,当场大声呵斥他们全部坐下来,这是公共场合。网友们得知这件事后,都大声叫好,为单先生的做法点赞。

很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要解放天性,觉得小孩爱玩爱打闹很正常,可也要注意场合注意分寸。凡事都有度,要在适当的场所,且不能妨碍到别人,不能让孩子的“熊”打扰到别人,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要有所束缚,无规矩不成方圆。

遵守公共秩序,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尤其是在医院这种公共场合,是不能打闹玩耍的地方,而且医院座椅是用来休息的,我们不能影响和打扰到其他人的休息。而且万一小孩在医院内磕着碰着了,那又该找谁承担责任?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多半会有一个不靠谱的父母,这样的家长对孩子没素质没家教的行为往往视而不见,默许甚至纵容孩子的行为,不加以制止,总把“孩子还小,还不懂事”挂在嘴上当挡箭牌。

但事实是孩子是小,但做事也要有对错之分,不能成为你纵容孩子的借口。别忘了,孩子终归是要独自走上社会的,家长在家可以纵容他,可社会不会,法律不会。

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胡作非为、无理取闹”的错误做法不加制止,不好好教育孩子懂得礼貌待人,那么这个世界迟早会帮你教育。

现实生活很复杂,从不会对哪个孩子心慈手软。父母即使有知识、有远见、有策略,也无法保证可以溺爱纵容、袒护孩子一辈子,不可能一辈子跟着孩子,以后生活的困难,他们迟早要面对。现在不给予他们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不纠正一些错误的行为,过度溺爱、纵容、袒护,将来吃亏受伤害的还是孩子还有自己。

11月26日,湖北襄阳。一段“熊孩子”在医院座位上乱跳被男子教育的视频引发热议。

视频中,一群熊孩子在医院座椅上乱窜,有的还穿着鞋在座椅上乱踩,大概跳了十几分钟,一男子上前教育后,孩子们立马安静下来。当事人单先生表示,当时自己带着孩子去打疫苗,留观的时候见上述一幕,自己想着在公共场合这种行为很不雅观,便上前教育起来。(11月28日时间视频)

单先生的做法确实值得点赞。

他不仅维护了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同时也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孩子树立良好的公德心、提高个人素质,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样的“当头一棒”,或许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应当对单先生心存感激的,首先是获得“宁静”的当时在场的其他人。病人需要安静,去医院陪同看病的亲属,原本便心急如焚,也需要有个安静的环境。

然后,是医院。医院从来都是个需要安静的地方,为患者和家属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是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但我觉得,最需要感谢单先生的,是孩子的家长。孩子缺乏教养,最大的责任人是家长。如果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不止是影响他人的利益和公共秩序,甚至可能遗患终身。

当时在场的其他人,肯定有不堪其扰者,但除了单先生外,无一人提出异议,更未对熊孩子出言制止和教育;医院方,也未有工作人员出现,及时制止扰乱秩序的“熊孩子”;至于家长,则任由“熊孩子”折腾,没太注意,也可能是虽然看到了却没当回事。

对当时在场的其他人而言,或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习惯了就好;对医院而言,或许是人手不足,没能在维护医院环境方面投入太多的人力和精力;对家长来说,也许是出于溺爱,也许是自己也缺乏足够的公德心和科学的教育理念,认为孩子闹腾一点没什么大不了。

好在,单先生站了出来,仗义执言,解决了问题。难能,方才可贵。

该反思的人,有很多。最该反思的,是家长。

公共场所需要讲公德,这本是最基本的常识。“熊孩子”上蹿下跳胡闹,问题还是出在家长和大人身上。既然带孩子去公共场所,为何没有对孩子进行守秩序、讲文明的教育?发现孩子胡打乱闹,为何没有及时制止、批评教育?言传不如身教,“熊孩子”都快引发“众怒”了,某些大人难道不该好好反思一下吗?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知书达理的新一代,而非让人头疼的“熊孩子”。

其实,“熊孩子”的问题,不仅中国存在,外国同样存在。就连国民素质相对较高的发达国家,也不能免俗。看两则国外的新闻——

爱尔兰咖啡店对熊孩子收“尖叫费”。爱尔兰一咖啡店店主在脸书上发帖称,为维护员工和其他顾客的权益,将对吵闹的小孩多收取15%的费用,若增加一名熊孩子,再收10%的费用。若共携带4名吵闹的熊孩子,整家人都要离开咖啡店。

日本一家店铺贴出告示:“坚决拒绝缺乏教养、大吵大闹的孩子入店,因为会给其他客人添麻烦。”一位中国网友在微博上贴出了这个告示的照片,并称“推荐给国内商家参考使用”。

可能对不少中国人而言,对“熊孩子”给予了比较多的宽容,“好了好了,他(她)还是个孩子”的说法此伏彼起,足以让很多试图批评“熊孩子”、制止“熊孩子”不良行为的成年人止步。如果非要较真,还有“你一个大人,跟孩子较什么劲啊”之类更难听、更难以反驳的话在等着你呢。

其实,过于宽容无异于变相鼓励甚至是纵容,不仅影响了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也不利于“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很容易导致他们缺乏公德意识,对规则也缺乏敬畏。

公共场所具有公共属性,涉及到公众的集体利益,可以理直气壮地对“熊孩子”说不。

相对而言,商家出于“和气生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考虑,不愿轻易得罪家长,因而对“熊孩子”是能忍就忍,以至于在餐馆、超市等地方,只要有一个或几个“熊孩子”闹腾起来,就能搞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如果对“熊孩子”听之任之,显然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感受以及商家或公共服务单位的整体环境,万一有人忍受不了拿脚投票,损失说不定更大。

因此,我非常赞同日本那家店铺坚决拒绝“熊孩子”的态度和做法,也理解发帖网友“推荐给国内商家参考使用”的善意和良好初衷。对“熊孩子”说不的人多了,“熊孩子”及其家长就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了。

近日,在湖北襄阳某医院内,有网友爆料一群熊孩子在医院留观察区座位上跳来跳去,每一个熊孩子都穿着鞋子,不仅如此,这些熊孩子们还聚集在一起吵吵闹闹,在寂静的医院里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时候一名男子实在是看不下去了,直接上前对着熊孩子们说:看着我的眼睛,都给我坐下来,这里是公共场合知道吗?几个熊孩子看到男子的这一举动后,立马从座位上下来,瞬间变的安静了。

随后当事男子表示,自己当时带着孩子去医院里面接种疫苗,在留观的时候,有几个熊孩子身边没有家长的照顾,一直在区域座位上跳来跳去,时不时大吵大闹发出噪音。口头制止了一次后,熊孩子们短暂的安静了一会,紧接着就又开始了调皮模式。这次让孩子们看着眼睛才彻底安静下来。后来熊孩子的妈妈也听到了,并未对当事男子提出异议,反而严厉的呵斥了自己孩子。

看到这一幕的网友们也都表示这名男子干得漂亮。

“虽然说小孩子调皮一点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在公共场合本身就应该注意素质,尤其是在肃静庄严的医院里面,更不能这样吵闹了,很影响病人心情。”

“干了我一直想干又不敢干的事情,看到一群小孩子吵吵闹闹我都觉得头疼。”

“这位大哥的做法实在是太解气了,很值得大家学习。”

其实小编觉得,带着孩子来到公共场合的时候还是应该跟孩子交代一下,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吵大闹,保持我们最基本的素质,因为你不知道大吵大闹是否会影响到其他人,会不会给其他人带来不方便。所以说该注意的还是应该注意一点,大家对于这件事情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