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网

端午将至,粽子飘香,如何吃才健康

来源:小编鸭子 时间:2024-04-10 21:40 阅读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留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东坡的《浣溪沙.端午》对美味的粽子道出了千百人的心声,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都对端午节及粽子进行了赞美,让我们对美味宗旨产生深深的眷恋和喜欢。

又是一年端午时,端午将至,粽子飘香,但是可不能贪吃啊?否则也会影响健康,那么我们如何吃粽子才健康呢?主要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才能够保证好健康。

端午将至,粽子飘香,如何吃才健康

一次不能够吃太多的粽子

现在,市场上的粽子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有豆沙的、五仁的、红枣的、绿豆的、蜜枣的、肉松的等很多品种,大多数是糯米做的,吃多了不容易消化,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等加重胃肠负担,所以一次不能够吃太多的粽子,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每次吃粽子不要超过两个,一天不超过3—4个为宜。

晚上不要吃粽子

有人吃粽子不分时间,想吃就吃,比较随意,其实这样是不科学的,因为粽子不容易消化,晚上大多数人吃完粽子后,运动量与白天相比明显减少,有的吃完后就去睡觉休息,这样很容易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所以晚上是不宜吃粽子的,可以早上和中午吃粽子。

吃完粽子后要进行适量运动

由于粽子是由糯米做成的,而且大多数含有糖分,如果吃完粽子后,坐下来不活动,不容易消化,而且粽子的热量比较大,也容易使人体增重,所以人们吃完粽子后要注意进行适量活动,通过活动让粽子能够尽快的消化吸收,防止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不要空腹吃粽子

到了端午节,各种的粽子风味非常诱人,有人不吃饭就吃粽子,把粽子当成主食来对待,这样是不合适的,因为在空腹的情况下吃粽子,会导致粽子不容易消化,也可能导致胃酸过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所以不要空腹吃粽子,要和主食搭配在一起吃。

粽子要新鲜吃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种类的粽子,但是各种粽子的原材料及制作工艺可能不尽相同,他们的保质期也有差别,对于散装的粽子常温下最多可以保存两天,真空包装的粽子可以达到半年以上,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粽子的营养成分会逐渐丢失,而且味道也会越来越淡,所以粽子要新鲜吃,包好的粽子就在当天食用,不要存放,这样营养丰富,味道好。

冰箱里存放的粽子要加热透

有人自己包了粽子或者是买的粽子比较多,一次吃不完,会煮熟后把它放在冰箱里,到下一次重新拿出来吃,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冰箱里的粽子一定要进行加热,而且要把粽子加热熟透,因为粽子容易变质,而肉眼难以看出来,里面发甚至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加热不透而出现腹痛、腹泻等,所以要加热透才能够食用。

吃粽子时不要喝冷饮

现在气温已经升高,天气有点热,有人喜欢在吃粽子的同时喝冰镇饮料,认为这样吃不错,比较爽口,其实这是一种食用的误区,粽子本身就不容易消化,喝饮料后会更加不容易消化,进一步加重胃肠负担,所以吃粽子时不要喝冷饮。

婴幼儿最好不要吃粽子

婴幼儿的胃肠道尚未发育完善,其消化能力比较弱,如果是婴幼儿吃粽子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而且由于粽子是糯米做成的,比较黏,也容易黏贴在口腔及咽部,甚至造成危险,所以对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不好吃粽子。如果是三岁以上的幼儿,可以一次吃半个粽子为宜,如果是六岁以上可以吃一个粽子,所以一定要注意。

糖尿病患者不要吃粽子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而大多数粽子中含有较多的糖类,如果糖尿病患者食用粽子后,容易引起血糖的升高波动,对糖尿病患者是不利的,所以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因为贪嘴而吃粽子,尤其是大量吃粽子后会导致血糖的波动升高,而且会影响消化,所以不要吃粽子。

心脑血管患者也不要吃粽子

对于心脑血管患者,如高血压、高血脂、脑梗塞、冠心病等患者来说,由于有基础疾病,平时服用有多种药物,也是不宜吃粽子的,因为粽子不容易消化,而且大多数是甜食,心脑血管患者吃了粽子会,会加重胃肠负担,也会对心脑血管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心脑血管患者不要吃粽子。

胃肠功能虚弱者也不要吃粽子

粽子是由糯米制作成的,而且大多数含有糖类,人体食入粽子后,是不容易消化吸收的,容易对胃肠造成刺激,甚至导致消化不良。如果胃肠虚弱者吃粽子,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进一步减弱,甚至诱发惑加重胃肠疾病的发生,所以胃肠虚弱者不要吃粽子。

老年人尽量少吃粽子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功能减退,消化能力减弱,而且常常患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如果老年人吃粽子,不仅会容易消化不良,而且还容易影响其它疾病,对于健康是不利的,所以老年人尽量少吃粽子,如果吃以非甜食类粽子为宜,而且一次不要超过半个粽子。

丝丝梅雨湿榴花,处处钗符袅鬓鸦。醉听画楼思远曲,艾枝簪满碧巾纱。这首诗也道出了端午节的粽子美味飘香,我们可以适当吃一些,也是不错的,但是一定要注意上述这些方面,防止食用不当导致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