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网

哀牢山遇难4人进山为调查森林资源 更多祥情细节曝光!

来源:18号阿修 时间:2024-03-13 15:52 阅读
总台记者从云南哀牢山失联人员搜救指挥部获悉,4名失联地质人员均遇难。按计划,4名地质调查员13日徒步进入哀牢山内部,翻过山脉到达玉溪市新平县完成预定任务。他们本计划于13日下午或14日上午下山,但并未在计划时间内下山。据初步调查,4人此次进山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带有罗盘、工兵铲、铁锹等工具和约1天半的口粮。据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介绍,4名失联人员中,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

2021年11月2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四名工作人员已全部找到,均已遇难。

多名医院医生及资深山地救援队队员告诉大象新闻记者,哀牢山四人遇险的原因最大可能是失温。失温是指在比较极端的天气情况下,如潮湿寒冷大风天气下,身体产热的速度赶不上热量丢失的速度,导致核心的体温下降。

哀牢山遇难4人进山为调查森林资源

失温或是罪魁祸首

失联人员所在哀牢山正值入冬天气,昼夜温差较大,白天能达到二十度左右,到了晚上则降到七八度,山区树木高大茂密,加之近期连日降雨,林中有雾,能见度极低。这样的情况下,失联人员如果遭受失温带来的负面影响,情况十分危急。

失温初期会觉得很冷,如手脚不自主抖动,中期会出现意识不清楚,动作不协调,后期可能造成意识丧失,昏迷,心跳骤停导致死亡。

据悉0~10℃是失温的高发温度区间。一般在低温下,正常成年人超过两个小时就有可能出现失温症状。

疑问一:为什么失联后要不断移动位置

答:哀牢山属于原始森林地貌,昼夜温差大,如果夜间不能找到合适的环境躲避严寒,将有可能因失温导致死亡。

疑问二:为什么专业人员会迷路

答:失联位置属于哀牢山地形地貌最为复杂的区域,山壁坡度较大、多悬崖峭壁,就算是巡护人员,在平时走得少的地方也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迷路现象。遇难人员执行任务期间,连日阴雨,能见度极低,在高山密林环境中,一旦迷路,往往很难找到原来的道路。

除了妇产科,其他科室都有人参与救援

大象新闻记者从镇沅县第一人民医院获悉,为了能够找到失联人员后,第一时间为其提供医疗保障,医院派出了由各科室十几位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进驻哀牢山随时待命。医院工作人员称除了妇产科,其他科室都有人参与救援。

据初步调查,这4名人员此次进山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携带有罗盘、工兵铲、铁锹等工具以及约1天半的口粮。据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介绍,4名失联人员中,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

今天早上9点左右,疑似失联人员家属@碎片的精神分裂在微博发声,失联人员已经找到。10:01,@碎片的精神分裂更新博文:等一个奇迹,不亲眼见到结果我们都在等一个奇迹;10:26,@碎片的精神分裂在评论区留言:找到了,下山途中,生死不明;12:41,@碎片的精神分裂更新博文:宝宝突然毫无征兆的哭起来可能这就是血缘吧…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20日晚,普洱和玉溪方面累计投入3000余人次开展救援。

从云南哀牢山失联人员搜救指挥部获悉,四名失联人员今晨(11月22日)已找到,均已遇难。

据了解,搜救人员找到三名失联人员的时间为22日凌晨1点左右,8点32分左右找到第四名失联人员。找到失联人员后立即进行现场救治,发现已无生命体征,中午11点30分,开始往山下运送四名失联人员。

据前方救援指挥部了解,四名失联地质调查员的名字是张金榜,杨敏、张瑜,刘宇。失联时着冲锋衣,携带一次性雨衣、定位设备、测绘工具、工兵铲、给养(八宝粥、饮料)等。

时间线梳理

11月22日12时,根据普洱市失联人员搜救联合指挥部通报,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工作人员,从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进入哀牢山开展野外作业失联,经全力搜救,已全部找到,均无生命体征。

11月21日18时33分,搜救指挥部接到搜救人员报告,在哀牢山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调查样地东南方向直线距离1.85公里处发现3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指挥部接报后,立即安排在附近搜救的救援队伍6支56人进行接应,并在距发现失联人员地点直线距离3.58公里的老鹰塘设置接应点。

首批救援队于11月22日0时32分到达发现地点,迅速将3名失联人员遗体向接应点转移,因山高坡陡,雾大能见度低,加之在夜晚路况不清,截至目前,尚未转移到接应点。同时,以发现地点为中心向四周对第4名失联人员开展地毯式搜索,11月22日8时32分,发现第4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正在开展转移工作,相关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

据救援行动的前方指挥部介绍,11月20日在对失联人员简易宿营窝棚的下游方向进行地毯式搜索后,除发现了工作人员排泄的粪便外,在粪便下游两条小溪的交汇处继续行走一公里左右又发现了一件雨衣碎片,经过比对和失联单位的驾驶员进行确认,确认这件雨衣就是由失联人员携带的物资。

据媒体此前报道,按照计划,4名地质调查员13日徒步进入哀牢山内部,翻过山脉到达玉溪市新平县完成预定任务。他们本计划于13日下午或14日上午下山,但并未在计划时间内下山。

据初步调查,这4名人员此次进山为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携带有罗盘、工兵铲、铁锹等工具以及约1天半的口粮。据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沅管护局局长王鸿东介绍,4名失联人员中,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

前几天,搜救人员主要围绕失联人员遗落的巧克力、饮料等证据线索进行搜寻。20日,云南省消防总队和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队分别再调派了50名力量参与搜救,搜寻方案也略有调整。当天上午7时,搜救队伍分为13个小组,其中重装穿越3组、地毯式搜救10组。3支重装穿越组共24人携带5天的补给、露营装备,翻越哀牢山向新平方向搜索前进,其他10个搜救组将围绕失联人员生活过的区域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搜救。

根据11月20日的工作发现,21日的搜救工作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搜救人员加强发现雨衣地区周边的搜索力度。同时,为节约救援往返时间成本,20日晚进山搜救的山地救援队员在山中过夜。指挥部采用空投方式为其提供补给,最大限度缩短搜救人员往返时间。

据了解,此次人员失联区域地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搜救人员需要从海拔1700多米的山脚出发,翻越海拔2800多米的多座高山,搜救工作面临重重困难。

由于失联地带毗邻玉溪市新平县,普洱和玉溪两地协同合作,从两头向中间合围搜救,玉溪前方指挥部也不断前移,并在救援中加大无人机、直升机的喊话频次。截至20日晚,普洱和玉溪方面累计投入3000余人次开展救援。

新京报讯(记者 李阳 赵敏)11月22日下午,新京报记者从云南镇沅县搜救指挥部获悉,在哀牢山失联的4名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人员为张金榜、杨敏、张瑜、刘宇。

据悉,4名地质调查人员均为男性,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4人此次进入哀牢山,是执行森林蓄积量调查的任务。原计划13日进山,并已跟司机约好14日下午4点下山。

新京报记者从镇沅县搜救指挥部获悉,4名失联遇难的地调人员携带的作业工具包括RTK,森林罗盘,2把工兵铲,3把砍刀,油漆,排笔,树牌,卷尺,皮尺,钉子,一次性雨衣,1个2万毫安充电宝,1矿泉水瓶汽油。

据介绍,由于驾驶员何映颖担心他们晚上下不了山,因此从备用油桶里给他们倒了1矿泉水瓶汽油,供生火取暖、防野兽、稀释油漆用。

4名失联遇难人员携带的补给包括:水和食物方面,2包蛋黄派、4个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有恭贺新禧、娇子、软云等。

张瑜背了1个装吃的和作业工具的迷彩大包,张金榜背了1个盛有罗盘、平板的灰色蓝色双肩包。穿的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