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网

福建闽南元宵节习俗,赏花灯、吃元宵丸、红红火火闹元宵

来源:小编鸭子 时间:2024-04-10 23:17 阅读

今年2月5日是传统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在这个喜庆团圆的日子里,除了大家早已熟知的吃汤圆、闹花灯,福建闽南地区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咱不能不去了解!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责任。在这里给大家说说闽南地区元宵节的习俗,小编在这里整理分享给大家!

福建闽南元宵节习俗,赏花灯、吃元宵丸、红红火火闹元宵

元宵节亦称上元节、上元暝、灯节、正月半、开大正、小过年等。正月初八,商家小贩就开始卖各种元宵花灯。正月十三日、十四日,节前准备,如扎鳌山、搭灯棚、做元宵的仪式食品等。传统的仪式食品是圆子,寓意这以后的一年事事圆满。有的地方早上吃圆子,晚上吃薄饼;有的地方蒸米粿或做红龟粿。漳州人还吃海蛎煎、海蛎拌薯粉煮的面线。

不论古今,元宵佳节也是重要节日,是属于新年迎春活动的最后的狂欢,在这天,街上人来人往,都在欢喜闹元宵。《宋书》中就有这样记载到:“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泉州)”,这最后一句更是点出元宵这一天,没有比泉州更为热闹的地方了。元宵,也是农历新年的第一次满月。天上月亮圆,地上人团圆。所以在这一天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一家人要围着圆圆的桌子吃上一碗热腾腾的上元丸。“正月十五吃元宵”,从宋代开始,闽南地区就已有这个风俗。相传,最早的时候,上元丸叫做“浮元子”,后来,逐渐因为节日的关系,百姓又将它称为上元丸或是元宵丸,也有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宝”,而不论是哪种叫法,都寄托着闽南人对于团圆、进财的美好愿望。

闽南各地主要闹元宵的活动形式

闽南地区以厦漳泉三个城市群为主。也是欢度元宵节最热闹的地区。都是以闽南话为主,这三个地区民风民俗接近,过元宵节的活动大同小异,都体现红红火火、热热闹闹闹元宵的主题,活动繁多、节日气氛浓烈,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闽南文化的久远和深厚。

元宵节(泉州闹元宵习俗),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泉州闹元宵习俗还有猜灯谜、“妆人”等文艺活动。踩街古称“妆人”,其中包括民间民俗表演阵头、花灯、彩车、南少林武术和各种文艺表演,遇到有人放鞭炮,要停下表演表示感谢。泉州元宵还有“敬公”(祭祖)、“听香”等祈福习俗,“听香”者一般为妇女,她们手持点燃的香,倾听别人不经意的话,借以预卜吉凶。除此以外,泉州人还要食用元宵丸、润饼菜等应节食品,寓意全家团聚。

2008年6月7日,元宵节(泉州闹元宵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漳州多数供奉开漳圣王陈元光的地方,元宵期间有陈圣王巡安、“走王”仪式,人们在祠堂祭拜祖先后,抬着陈圣王等的神像巡查四界,所经过的街道或村落,到处设香案与祭拜。巡安后,人们开始“鉴尫”,以堆积如山的供品祭拜神灵。特色供品是用肉片精心

贴成两米来高的“肉柱”,其上缠以红色彩带装饰,顶部插有青翠的榕树枝,中部分别绑上鱿鱼、鲍鱼、海参、人参等山珍海味,蔚为壮观。午后,“走王”仪式开场。青壮年六个一组抬着神辇“走王”,在鸣锣开道者的前引下,在“万民伞”的撑遮下,向预定的终点猛冲,或在大街上疾速跑,吸引路人驻足观看,澎湖人正月十五的庙会上要“扢大佛”巡境,厦门则“犁念”,即扛着内坐有本境神灵的神辇在庙前广场上跑动摇辇,或在村中的大街小巷中巡游。

正月十五日也是三官大帝中的天官与临水夫人的生日,昔时重祭祀,多数地方用圆子等仪式食品祀神。如金门人过去用春饼和有馅的圆子祀神,现在中午用“菜碗”拜神,午后举行“犒军”和拜地基主的仪式;澎湖西屿,早上用龟粿拜神,下午用六道菜、一块糕、一锅饭祭拜祖先;晋江、惠安一带,早上用圆子拌槟榔芋敬祖宗,下午举行俗称“孝代人”或“烧替身”的仪式,让“代人”为主人祛祸消灾,给孩子解厄,保一年好运。有的地方以到庙中“乞龟”的形式来祈福。

元宵节期间,漳州各地有许多热闹的民俗活动,南靖县金山乡的龟仑寨白天有俗称“采灯花”的新婚夫妇拜祭祖先、宗族长老为其赠送白花和到祖坟祭拜的仪式,夜里有“乞大龟”和“蜈蚣阁”、“竹马灯”的游艺表演,人们燃放鞭炮烟火,在闹腾中迎接春意与吉祥。

在泉州、晋江、石狮、惠安等地,元宵期间有“添香”活动。白天,各境的乡民扛着境主神辇巡游聚落的四境,到麦田时,要拔一些麦苗插在神辇上,俗称“捋麦”,回到村中,已婚妇女如能抢到一丛插在头上,据说可以驱邪。夜里举行俗称“巡佛”的花灯境活动。十几队的“火鼎公婆”、“骑驴探亲”、“卖杂货”阵头,在汽灯火把的照耀下巡行在聚落的大街小巷。

元宵夜,“巡佛”进入高潮。夜色刚临,参加“巡佛”的阵头如“戏出”。“彩阁”、蜈蚣阁、俗称“马上彩人”的马队、高跷、狮队、龙队,宋江阵、拍胸舞队、乐队等从四面八方来到宫庙前的大埕上集合。执事者安排好开路鼓、大彩旗、托灯、凉伞等为前导后,随即鸣銃出发,一两里长“巡佛”队伍绕着村镇徐徐巡游,锣鼓齐鸣,乐声四起,爆竹动地。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数百汽灯、火把,使夜幕中的“巡佛”队伍,宛若游龙锦鳞,光影闪烁。

在崇武城郊,白天,人们“架番棚”跟随神辇巡境,十二块门板连接起来的番棚上表演的是各种民间传说故事,巡行到人多的地方,站在番棚上的妆人要随南音《出汉关》、《山险峻》等音乐。敲着打击乐器表演一番。夜里有“扛活佛”仪式:由一名年轻人赤上身演“活佛”站在四人抬的平板上,在大街小巷中徐徐巡行,让人们用点燃的长串鞭投掷他,象征驱鬼逐疫。台东市的元宵节也有似式,俗称“炮炸塞单爷”。

据称“寒单爷”为武财神。生性怕冷,天寒时即心痛,故寒单羊出巡时,民众要用鞭炮为其驱寒取暖,以求得眷顾。正月十五夜出时,寒单爷由俗称“肉身寒单”的真人扮演,他上身亦裸,下穿短裤,头扎头中,蒙脸或戴风镜,手拿一根榕树枝,站在四人拍的“椅轿”上,巡行在街上、广场中,四面八方的人将点燃的鞭炮扔向他,他凛然而立,绝不躲闪,偶用榕树枝扫开飞到眼前的鞭炮。无数的鞭炮在他身上、头上噼啪炸响,火光迸射,烟雾四起,热闹异常。

在晋江安海,正月十六日是镇西境相公爷生日。白天人们举行俗称“刈香”的绕境活动;夜里“走佛”,由十来人扛着神辇,举着火把,在司锣者的前导下,往来疾走,“犁辇”于巷中,以驱赶邪魔。

在厦门岛上,许多宫庙都在元宵前后,派出三坛头或乩童,扛着神灵巡境,有的还会组织大型的队伍举行本村的绕境与“安营”活动。

元宵入夜,华灯初上后,漳泉许多地方上一年娶的新娘子和新添丁的小媳妇要头戴大红花或麦苗,腰系红围裙,手执带尾的甘蔗,在婆母或好命的老妇人带领下,到各自的祠堂去“钻灯脚”。

元宵夜昔时还有一些其他民俗活动,如闽南人妇女常在元宵夜外出“听香”,迎紫姑、“关三姑”。有的地方元宵期间有一些较特别的习俗,如晋江的永宁、深沪,惠安的崇武一带,从正月初一到元宵节期间常在庙埕或城外空地上“掷石战”驱邪。同安莲花小坪村,正月十五元宵节有集体“过火”的仪式。台南盐水镇元宵节有以万炮连发的“蜂炮”轰击出巡神辇的仪式,这是该地祈求新年风调雨顺、平安无事的独特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北县平溪乡形成了元宵夜“放天灯”的习俗,夜幕降临后,铺天盖地的大小孔明灯升上夜空,蔚为壮观。

昔时城镇的元宵夜,“满城灯火巧安排,竞看鳌山景物佳,北管南腔听不断,几番箫鼓过前街”,有的地方也举行迎神赛会的踩街活动。

闽南各地元宵节的习俗:

替大人:亦称“烧替身”、“孝代人”等,闽南晋江、泉州、惠安一带正月十五日的习俗。中午或下午把圆子、“菜碗”或春饼、“五味碗”、酒杯等排在地上或簸箕中,把俗称“代人”或“大人”的纸人排在菜碗中或摆在簸箕中,家中几个人,就用几尊“代人”,每一个“代人”配一个纸男童,俗称“一仙代人一男童”,以象征来年可以添丁。然后由主妇们点燃香烛、敬酒祈祷。边用圆子等祭品一样一样地“喂”“代人”,边说“代人吃圆大挣钱,代人吃芋好头路”,或“吃肉走力力,吃酒走扭扭,吃人酒菜,替人消灾”,或“代人吃米粉,有事相吞忍”,“代人吃芋,保庇弟子好头路”等祈祷词。“代人”享用完后,将“烤虎肉”(猪的瘦肉)分给家中每个小孩一小块,据说吃了可保一年健康无病。

最后烧金纸焚化“代人”放鞭炮结束祭祀,让这些“代人”为主人祛祸消灾,保一年的好运。有的人还用“代人”等在孩子的前面划三下,后面摩四下,边划边念“前三后四,保佑平安顺利”,解厄保平安。

吃灯宴:亦称“办丁”、“请丁酒”,闽南多数地方都有的元宵节习俗。上一年家中有人新婚或添男丁的家庭,元宵夜要出资在祖祠里联合办酒席宴请族人,有的甚至请戏班来搭台演戏助兴。这种元宵节在宗祠里举办的酒宴称为“丁桌”,也称“灯宴”,所演的戏则称“丁戏”。来赴宴的族人都是本宗族中的已婚男子,故既有团结族人的意义,也有祝贺和预祝添丁的意思。

攻炮台:在元宵节当晚,闽南一些地方和台湾还有一种称“攻炮台”的活动,倍受百姓的欢迎,也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所谓的“攻炮台”,是在二三层高的大楼前悬挂各种形状的物品,里面置放成串的鞭炮,上下端都开有引信和小洞口。参加攻炮台的人点燃自带的鞭炮,投向这些“炮口”。当命中目标,引燃该物品内的鞭炮引信时,就会发出巨大的鞭炮声。

“送灯”和“钻灯脚”:闽南元宵节还有“送灯”和“钻灯脚求子”的习俗。“送灯”是指娘家于元宵夜送灯给婆家,祈愿来年得子。闽话“灯”与“丁”同音,故“送灯”意即“添丁”。已婚未育的妇女,为祈求添丁,就到街上、祠庙或鳌山的灯棚底下,或在自家厅堂高挂的灯笼下来回穿行,称“钻灯脚”,以求来年得子。

做“灯瓯”:闽南还有元宵做“灯瓯”的习俗。即过去一年生了男丁的人家,须将供品送至祖祠拜祭祖先。第二日以供品办“丁宴”。

踩街:过去,闽南元宵夜还有各种踩街活动。现今,有的城市把民间的迎神赛会活动,结合成化妆游行式的文艺踩街活动,有的城市还组织了花车巡展活动,大大丰富了民众的节日生活。

乞龟:在元宵节,厦门、泉州等地有“乞龟”的习俗,并以此祈福。所谓“乞龟”,就是各寺庙供台上摆放着善男信女奉还的和新“放生”的红米龟、米糕龟、鸿片龟以及用糯米特制的龙头大龟。有的大寿龟有饭桌大小,规模壮观。乞到的小龟可以当场取走,一般不超过两个,乞到的大寿龟,则要等十六过后才能请回。有些地方(如石狮龟湖一带),庙里做的大寿龟不由个人乞回,而是由各村轮流迎回,当地称“迎龟头”。

丁瓯与公瓯:亦称“灯瓯与公瓯”,是闽南某些地方元宵节供奉给祖先的特色供品。丁瓯,高两米左右,以盛米的箩筐为底座,内立有扎以稻草的立柱,然后将各种食物如鸡鸭、鱼肉、油炸的各种丸子等或插或绑于其上堆成塔形,底部多以整块猪头皮封住表面,上面则用鱿鱼干、油炸的丸子等铺面,实际上是用三牲、五牲祭祀祖先的一种地方变体。公瓯,高约一尺,以簸箕为底座,内以食品如三牲、糕粿等堆成塔形,并装饰些花花草草,相当漂亮。只有上一年生了头胎儿子的人家,才有资格在祠堂中供奉一座丁瓯与一座公瓯,相当于荣耀地告知祖宗,某家添了一丁,该支派的香火有续;某人因有了孙子也升了等级,成了安公(祖父)级的人物。由于供奉丁瓯与公瓯是在灯节里举行,闽南话中“丁”与“灯”谐音,故丁瓯也称“灯瓯”。

尫公看新娘:闽南有些地方的元宵节习俗,是村里人认识新嫁到本村的媳妇的一种方式。正月十五日,白天多有迎神赛会,请村庙中的神明巡境,接受村民的供奉与祭拜。巡游结束返回庙宇时要“犁辇”或“掀辇”,即扛着神辇在庙埕上转圈奔跑。扛辇者跑动,神辇随之急剧颠动,以此来表现“神灵在场”。有些地方如厦门薛岭等村,这时新妇们要将点燃的香插在运动中的神辇上,插上了,表示神灵认可她为本村成员,如插不上,表示不认可。入夜后,人们扛着神辇到她家去闹腾,此谓“尫公看新娘”

听香:正月十五这天,是上元天官的诞生日。这天,闽南地区在敬奉神明时,多了一项神秘的“听香”仪式。听香这个仪式,一年有两次,一次在中秋节那天,另一次就是在元宵节。这一天要设祭,有心事的人焚香祷告,询问自己的心事。

乞丁:亦称“求丁”,闽南妇女在元宵节里所从事的求嗣习俗。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管生育、幼童的临水夫人陈靖姑的神诞日,“灯”和“丁”谐音,因此元宵节晚上,上一年新婚或婚后许久没怀上孕的妇女,为了能早生贵子,就把上街观灯当作一种求嗣的仪式。她们偷偷地去摸花灯的灯脚,或在街上鳌山或灯棚底下钻来钻去,并向临水夫人祈愿“乞丁”。

钻灯脚 亦称“穿灯脚”、“钻灯花”等。某些地方闽南人元宵夜为上一年娶进村的新嫁娘和新添丁的小媳妇举办的民俗活动。元宵节前,在宗祠中安装大型的花灯,甚至是鳌山。元宵夜华灯初上,上一年娶进村的新娘和新添丁的媳妇头戴大红花或麦苗,腰间围红围裙,手执一根带尾的甘蔗,在婆母或好命的老妇人的带领下,依次先从前堂的灯下通过,再从走廊来到正厅前,从厅堂中悬挂的巨大花灯(如八角形宫灯)或鳌山灯棚下穿过,走到祖先神龛前向左绕回来再从灯下穿过,接着从正门出去。她们穿过花灯或灯棚脚下时,有专门的礼生在旁边为她们念“钻灯脚,明年生卵泡”等吉祥话,并做一个摘花插在她们头上的动作,象征她们戴上了灯(丁),能为本宗族添丁。

新妇们钻灯脚时,周围挤满了围观的村人,借机来认识这些刚嫁到本村不久的新娘。不仅品头论足,有时也戏弄她们,比如冷不丁扔串噼啪作响的鞭炮到她们脚边,高声大喊“新娘水当当,裤底破一孔”等戏谑的话语,让她们花容失色、跳脚躲闪,甚至惊慌失措地落荒而逃。

抢灯闽南某些地方的元宵节习俗。节前在宗祠里扎一座大的灯棚高悬在明间,上面装饰着各种戏剧故事,如陈三五娘、郭子仪拜寿、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上一年生男孩及新婚的家庭,各扎一盏戏剧故事的“灯尫”,送到宗祠,安放在灯棚上,为宗族的灯棚“添灯(丁)”。生子及新娶的媳妇要去钻灯脚。子时一过,宗族准备卸灯棚时,参与钻灯脚的妇人们涌进宗祠,抢一盏“灯尫”回去供奉,俗谓抢灯,有“乞丁”之意。

按照闽南人的习俗,闹完元宵节,才算是真正过往春节,该下田劳动、外出打工都会在元宵节出发。如果继续窝在家里,会被父母长辈指责!现在城乡交通方便,生活方式改变,外出务工也会在初五前后出去挣钱,十五这一天再回乡闹元宵。住城里的,也会带孩子回家过元宵节,让孩子们体会乡村民俗,热热闹闹闹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