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网

专家:应避免下半年把经济推至过热

来源:18号鸭子 时间:2024-04-10 23:07 阅读

最近有观点认为要避免下半年经济过热,不要太关注短期而政策用力过猛。

6-7月刚刚走出低谷、露出复苏苗头,怎么会出现这种过度乐观的看法?我们可以对中国经济保持信心,但这种过度乐观是误导,这种观点既不实事求是,也不接地气。

专家:应避免下半年把经济推至过热

以实际情况而言,6-7月经济主要是基建投资带动,金融数据也是政府专项债反弹最多,而企业投资、居民消费、就业、房地产销售等环比改善但仍在低位,还需要政策的支持。我之前讲,经济刚刚露出复苏的苗头,但基础仍不牢固,需要公共政策继续加油,不可盲目乐观,不可过早转向,财政货币政策要继续加大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增长稳就业仍是当前首要任务。

经济数据不是冰冷的,是有温度的,是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宏观上是数据,微观上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宏观上是数据,微观上是无数人的汗水、泪水、奋斗、失败、梦想、希望和光!

现在这种形势,建议经济学者、科学家、媒体人等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定要建设性,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说实话、干实事,以不负几千年来读书人的士大夫精神。相信经过大家通过努力,一定能共渡难关,我们每个人都加油。

不过现在连很多老百姓也看不起专家,把专家当成专家,有些砖家确实是胡说八道。就像在拎起板砖胡乱乱砸一样。

在新冠疫情的打击下,中国经济还处在低位徘徊,哪来的过热的表现?6月份由于大规模基建的投入,的确让经济有所回升,有所好转。

但是企业投资仍然处在低迷状态,民众的消费仍然处在低迷的状态,大量的失业人群没有得到解决。在这种条件下,怎么可能出现经济的过热呢?

而且专家还提出要防止经济过热,怎么防止?是给刚刚复苏经济的小火苗浇上一盆冷水吗?

本来经济还在积极低迷低位的状态徘徊,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都没有得到完全的拉动,也仍然在低位徘徊。专家们却要防止经济过热,这个高调唱的也有点太过了吧。为什么不像过去那个年代那样,高呼一下:形势一派大好呢?

况且,国际的大环境也很严峻,俄乌战争还在继续,并且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各种大宗商品的价格仍处在高位徘徊。能源供应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石油天然气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因素。

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仍然很严峻。美国的通货紧缩,可能带来经济的紧缩。各地的自然灾害频发,高温高热,洪水冰雹,等等不利的因素一大堆,有利的因素却少之又少。

国际经济环境,美国等发达国家面临通胀困境,能源、粮食价格上涨,加息却没有能抑制住通胀上升趋势,供应链出现问题,逆全球化苗头出现了,外部经济环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产生不利影响。

国内,不利条件也不少,新冠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除,应对措施有时是对经济发展不利的,房地产业问题很严重,房子烂尾和抱团停贷反映了这个行业的突出难点,而恒大、世茂等出现遇到了困难,反映了大型房产公司日子不好过;互联网企业处于调整和业务转型过程中,业绩下滑成了多数公司当前的难题;旅游业、餐饮业、娱乐场所等,恢复很慢,老板们忧心忡忡,这都表现出经济不太妙的现象。

上半年经济的运行情况与外国相比,算是不错,但与中国自己发展状态比,是不理想的,属于疲软状态,在这种局势下,却提要避免经济过热,这种说法很不靠谱。

年初,步伐慢,6-7月刚刚走出低谷,刚刚有了复苏的迹象,却开始担忧过热了,这到底是过度乐观还是杞人忧天呢?

在经济面临下滑压力的状态下,盲目喊着避免过热的口号,这对于经济复苏是很不利的,高层管理机构正在实施积极稳妥的复苏经济的措施,这并非是用力过猛的政策,如果此时为现行的经济政策泼冷水,是对经济健康发展不利的。

任泽平先生说:“6-7月经济主要是基建投资带动,金融数据也是政府专项债反弹最多,而企业投资、居民消费、就业、房地产销售等环比改善但仍在低位,还需要政策的支持。”这种观点才是对的,经济刚刚出现复苏迹象,但趋势仍不稳,此时,关键是加一把劲,而不是泼冷水。

其实,如果想使经济复苏的势头稳下来,财政货币政策要继续加大力度,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只有稳增长稳就业才是稳住经济复苏趋势的重要保证。

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希望经济能尽快复苏,此处,喊着避免过热的口号,是不得人心的。